植物性硅素与硅素水的差异
提到硅素,大伙可能更多想到的是如今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硅素水。可要说到植物性硅素,可就不是一回事了。别看名字上区别不大,可他们的产品之间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产品品类不同:
市面上的硅素水多半都是以瓶装的形式出售的,一瓶大概是500ml,外形包装上更接近于矿泉水,而植物性硅素则是以盒装浓缩营养液的形式出售的,里面的分装则多以袋装形式包装。包装盒内盒外都经过专业的设计,显得更加高贵、典雅,美感十足。植物性硅素在市面上也多以营养保健品的形式出售。
提取方式不同:
硅素水中的硅大多数都是从硅藻和水晶中提取,这些硅素都属于【矿物性硅素】,而植物性硅素则只能从水稻中提取。
这是因为虽然硅能以二氧化硅胶(SiO2.nH2O)的无机物形态存在于植物表皮细胞和细胞壁。但不同植物吸收硅的能力可大不相同。大部分植物都是以被动方式来吸收硅,唯独水稻具有主动吸硅能力。它的根部可以与土壤中的VA菌根菌共生,从而将土壤中的硅元素溶解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这才能生成对我们人体亲和且安全的植物性硅素。
另一方面于水稻的含硅量很高,仅仅是其茎叶干物质中含硅量就达到了15%到20%。且水稻的硅分布呈现出“末端分布规律”,含量主要集中在稻壳,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类的收集难度。
制作加工工艺不同:
虽然水稻稻壳的提取较为轻松,但相比于【矿物性硅素】,提取【植物性硅素】的工艺却要更加先进。
一般的矿物性硅素水,主要提取步骤都是到个矿场寻找含有优质二氧化硅的的岩石,放进高温炉,用16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提取出硅元素,冷却以后形成结晶体。结晶体溶于水,便得到了所谓的高浓度硅素水。
而植物性硅素,首先就需要两个高温处理环节,先用摄氏2000度的高温进行燃烧,把稻壳烧成黑色固体状之后,还要继续在2000度的高温下持续燃烧,直到烧成白色固体状硅素之后,才会进行到下一步。这一个过程往往要持续8小时以上。
之后便是过滤回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要用到多倍特殊的过滤器,进行多次收集并提取气化了的硅元素,这是个费时费力的工序,远比单纯的矿物性冷却过程要复杂的多。
【植物性硅素】颗粒直径仅为矿物硅元素的60分之一,具有较高的排毒效果,其颗粒因此人体吸收率也相对较高,目前其安全性已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及多国机构的权威认可。
含硅浓度不同
医学临床证明:人体内一旦缺硅元素,不仅新陈代谢及免疫力都会降低,还会加速衰老并出现亚健康症状。而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骨骼、血液、皮肤、结缔组织等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最常见的症状便是血管弹性降低、变得脆弱,血液流通不顺畅,直接导致人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同时,缺硅还容易导致皮肤胶原蛋白流失,造成皮肤松弛、衰老、毛发脱落、骨质疏松。
由于目前医学界尚无人体硅需要量的实验资料,因此难以提出合适的人体每日硅的需求量。不过,专家根据动物实验推测,这个所需量大约在2~5mg作用。膳食中大部分的硅不易被吸收,每天人体又大约有10~40mg的硅元素被排出体外,且人体自身不能够生产,因此最终专家建议:每日摄入20~50mg是适宜的。
而一般的硅素水中,硅浓度含量约为2000ppm上下,也就是2mg左右,仅仅一瓶根本无法满足我们的日常所需,而植物性硅素浓缩液中硅素含量高达8500~9300ppm,每天3到5包就能满足一个人正常一天的摄入量。
怎么样,对比了这么多数据,你现在能分清硅素水和植物性硅素浓缩液的区别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