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年轻一代中风发病率飙升
中风(英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是因脑血管阻塞或破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前者严重者会导致脑梗。如今,世界各地患有中风(脑梗、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人数正在急速增加,许多人认为中风只是属于老年人的常见病,但其实如今它却正在一步步地走向年轻人。
n 中风的年轻化趋势
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2024年10月刊就刊登了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虽然全球范围内中风后幸存的人数在不断增加,甚至70岁以上成年人中风发病率不增反降,然而,在年轻人中,尤其是5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中风发病率却在不断飙升。
美国国立慢性疾病预防·健康增进中心内科医生Omoie Imoishiri就表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纠正一个观点,无论在多少岁的人群中,中风其实都是随时可能发生的。”该机构隶属于美国疾病对策中心(CDC)旗下,是美国最权威的疾病预防机构。
n 哪些人是中风的高危人群?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23年人口动态调查报告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因中风死亡,该病已成为继缺血性心脏病、新冠感染之后人类的第三大疾病死因。那么究竟是哪些人容易成为该疾病的高危人群呢?
科学界普遍认为:高血压患者是该疾病最大的高危人群,而如今高血压患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18到34岁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超过10%,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医疗中心的神经科医学博士Matthew Schrag就表示:“无论你居住在世界何处,每天测量血压都是生活中的重中之重”健康的血压数值应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之内,该机构的研究表明,高压(收缩压)每下降1毫米汞柱,中风的风险就会降低10%。
n 是什么导致的高血压?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着高血压呢?长期的社会心理压力、工作压力;抽烟、喝酒等不规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能造成人体血压持续地居高不下。这是因为压力大可造成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增加,促进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造成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大,导致高血压。
另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另一大因素。像咸菜、咸鱼、腊肠等腌制食品含盐度较高,就容易导致血压升高。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食品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首选,而像巧克力、冰淇淋、奶油、炸鸡等高脂肪、高蛋白质、高热量食品不仅会造成肥胖病、血脂过高,更容易引起高血压。加之很多人平常缺乏运动,从而引起血行不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更容易突发中风。
n 有什么预防方式么?
有的朋友该发愁了,即便是中风的危害风险那么高,我也无法避免每天喝酒、聚会、应酬的生活方式,也无法改变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结构,难道我就彻底没救了么?
别着急,要改变生活方式确实很难,但我们也并不是无计可施。其实像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这样病的发病机理中很重要的一点,都是由于血管组织中硅含量降低,失去了硅对于血管的调节作用。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体对硅的需求量约为每天9到14mg,而成人每天硅的消耗量却高达10到40mg,人体长期缺乏硅元素,血液及结缔组织就会发生明显衰退,血管壁的通透性就会增加,脂质就会通过血管壁沉积于血管内膜上,这就造成了血管壁弹性纤维合成减少,从而引发上述疾病。
如果我们能及时疏导血管,让它正常通畅,营养物质得到源源不断地输送与补充,那我们不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了么?而水溶性硅素刚好就有这样的功效。
2016年 日本医学博士细井睦敬、菅野光男等人也在《拯救人类的硅素之力》就提到:硅素通过激活体内IPS细胞,让血管内的细胞活性进行到正常的微循环状态,重启正常的新陈代谢功能,从而让血管回复元气。同时他还可以增强血液中的弹力纤维,特别是内膜的弹力层,有效抗击动脉样硬化的形成。
这就好比我们修建高速公路,道路通畅了,自然四通八达。不仅营养物质可以顺利地到达身体各处,我们体内细胞中的废物也可以顺利地排出体外,而血液的流动促进了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同时作为植物性食物纤维,水溶性硅素本来就来自于水稻中的稻壳,又是负电位离子,因此保持着很强的吸附力,不仅可以吸附带正电的铝离子,还可以吸附汞、铅等重金属及毒素,形成浮游物质排出体外,这自然有利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成长,防止动脉堵塞硬化的发生,也就降低了患中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