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的硅素研究--硅素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水溶性硅素更加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了它在医疗多个领域的功效。尤其是最近几年,硅素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2024年1月波兰华沙比兰斯基医院心脏病科博士生/研究助理Łukasz Dudek 和他的同事一起在《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 and Drug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论文《Silicon in 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nd other age-related diseases》,阐述了硅在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与年龄有关疾病中的作用。
他们通过临床实验发现: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人类主动脉壁中的硅含量会逐渐降低。当中度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主动脉中硅含量约为 58%,而一旦到了重度动脉粥样硬化阶段,存在大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大量脂质浸润的主动脉中硅含量只为无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中硅含量的 35%。硅含量的降低与脂质浸润、弹性纤维的变化和基质的变化相一致。
与此同时,他们还评估了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头发中的硅含量。针对同一年龄组的健康志愿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硅含量进行了比较,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头发中平均硅含量要低得多,范围从 14.0 ± 6.7 到 7.9 ± 4.9 µg/g,由于样本中的浓度范围很广,目前还无法将其视为疾病判定条件,但低于 10 µg/g 的极低硅含量很可能是患病的明显标志。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硅素可能通过结合胃肠道中的胆汁酸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从而改善胆固醇代谢终产物的消除;与胆固醇本身的结合也可能发挥作用。其他研究的结果还表明,硅和其它金属离子(钙、镁、锂、锶)可能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死亡。硅似乎可能通过减少脂质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有益作用,这些脂肪酸在过氧化过程中会释放出有毒的过氧化物,从而对动脉造成损害。
目前,关于硅与已知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起始、进展和不稳定过程的单个细胞的可能影响的人体研究数量非常有限。然而,考虑到上述动物研究的结果表明使用硅后血脂状况发生有益变化,足够的膳食摄入硅可能有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此外,该元素在动物模型中表现出的有益的免疫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硅摄入量的增加而出现的单核细胞数量减少,可能对慢性炎症引起的疾病过程产生重大影响。相信随着未来医学的进步,硅素必能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出更大的功效!